云上恩施报道(巴东通联记者黄华 范宏霞)仲夏时节,走进“中国茶业百强县”巴东,随处可见一垄垄茶园,青翠欲滴,好似为大地铺上一块块绿毯,茶农的笑声伴着茶香,弥漫在茶园,沁人心扉。

八百里巴东,山清水秀,硒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茶叶生长环境和悠久的种茶历史。一片小茶叶撬动了一个产业的崛起。40年来,巴东因茶兴业,因茶富民,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以茶兴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巴东茶,贡周王,礼天下”。

巴东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2%,硒资源富集。所产茶区域海拔均在800米至1200米,云雾缭绕,植被茂密,且多为砂质壤土,PH值在4.5至5.5间,是生长优质茶的理想之所。

据文献记载,巴东是中国茶早期发现和利用的地方,也是神农氏发现茶叶的地方。《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大量史书佐证,早在西周时期,巴东就有种茶历史。

纵观巴东茶产业发展历程,自神农炎帝至今,巴东茶业在兴衰更替中走过5000年。

改革开放后,巴东县茶园建设进入高产、高效发展阶段,密植茶园技术得到迅速推广。1983年,全县茶园分布到八区一镇的257个村、1257个组。1985年,《巴东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出台,对改造、扩大茶园、茶经济林建设划定蓝图。是年,巴东收购上调茶叶50.6吨。

走进新时代,巴东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发展茶产业,并相继出台《巴东县2015年茶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从2015年起,政府每年集中捆绑资金1000万元支持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仅5年时间,全县茶叶面积从5.9万亩增加到17.1万亩,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势头强劲。

依托青山绿水,重振茶产业,是巴东县委县政府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重要之举,更是打造普农惠农支柱产业的一次深刻变革。“茶业+旅游”的新发展模式定位更加清晰,一座“绿色银行”正在茶山伫立,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生态存折”。

打响品牌

今年2月28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消息,巴东县荣获“2022年度中国茶业重点县域”及“2022年度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示范县域”。这是巴东第五次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域”榜单。

2017年10月,巴东在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8年,巴东县首次入围“中国茶业百强县”之列。时隔一年,巴东茶业完美实现从“重点”到“百强”的腾飞,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巴东地处长江之滨和三峡库区,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抢抓三峡后续工作、北京市对口支援、杭州下城区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政策机遇,加快推进茶叶品牌建设。2017年,巴东县推出“巴东郡贡茶”公共品牌,引领全县茶产业健康发展。并先后被列入国家名特新优农产品目录、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深受巴东茶资源和茶文化历史的吸引,2018年,全国红茶标杆企业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巴东,成立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度挖掘巴东茶资源和茶文化,创制正山堂·巴东红系列红茶珍品,打造“正山堂·巴东红”品牌。

巴东县委县政府持续创优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不仅扶持了金果茶业、金茗茶业、神泉茶业、兴瑶茶业、沙岭茶业等一大批本土茶企,还吸引了正山堂、炎祖、九端、鑫泉等招商企业落户巴东。

全县茶企达80余家,注册的茶叶商标10个,产品有30多个。茶类由40年前单一的绿茶类发展到现在的绿茶、红茶、白茶、青茶(单枞)四大类。茶产业扶持资金突破1亿元。

同时,巴东县委县政府积极搭建平台,组织茶企到全国各地参加品茗活动、茶文化论坛、茶博会、电商推广,不断提升“巴东郡贡茶”和巴东红茶的知名度,为全县茶产业发展助力。

北京、上海、福建、山东、浙江、重庆、陕西、武汉……“巴东郡贡茶”和巴东红茶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随处可品茗一杯“巴东茶”。茶产业正逐渐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

建好基地

时下,走进绿葱坡镇中村村,千亩茶树整齐种植,成行成片。行走其间,阵阵茶香沁人心脾,让人身心惬意。

“这全部是改造后的标准化茶园,种的都是正山优选巴东红茶特色新品种。” 中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鹏指着眼前的茶园说。

立足建设“绿色、富硒、有机”茶叶大县,巴东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园、示范园建设,引领带动全县茶叶优质高效发展。

如今,行走巴东,沃野田畴,一垄垄茶园生机勃勃,太阳能杀虫灯、黏虫黄板等防虫治虫设施一应俱全。无论春夏秋冬,随处可见茶农们忙于茶园,采茶、除草、修剪、施肥……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或通过屋场院子会开展技术培训。

茶农们遍布茶园,哼着土家山歌,采摘着茶叶儿,丰收的喜悦跃上眉梢。溪丘湾金果庄园、金果坪江家村……来自远方的游客漫步茶园,体验着采摘乐,好不惬意。

溪丘湾乡徐家湾村的生态茶园四面环山,海拔400多米,小龙河绕茶园而过,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天然的温室效应,成为全县自然生长的最早的一批绿茶。

茶园里一派繁忙景象,茶农们抢抓时机,采摘第一捧新芽。茶企、专业合作社、茶农纷纷拿出手机,将直播现场开到茶园,现场直播春茶开采的喜人场面。

“我一天可以采摘20斤鲜叶,一天可以挣千把块。”徐家湾村五组“采茶能手”李瑛说,她不仅自家种了八亩地茶叶,一年有近三万元收入,闲时还可帮助当地茶农、茶企采茶,在家门口实现了“双份”收入。

40年的发展,全县茶叶面积达20.6万亩,年产值达5.1亿元,可使用的公共品牌有恩施玉露、巴东郡贡茶和巴东红3个,逐步形成了“区域公共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品牌发展之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