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第一季度保费收入数据全部公布。1-3月,A股五大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合计1.06万亿元,同比增长4.85%。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7314.97亿元,同比增长2.66%;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3021.42亿元,同比增长10.09%。

险企保费收入分化较大


(资料图片)

具体来看,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新华保险(行情601336,诊股)保费收入分别实现2497.34亿元、3272亿元、2601.59亿元、1544.53亿元、647.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7%、3.87%、5.55%、3.85%、-0.18%。业内观点认为,各家险企保费收入分化较大但整体呈现出向好趋势,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延续回暖趋势,新华保险略有承压,中国太保因去年重启银保渠道基数较高致使今年同比增速较低。

在人身险公司方面,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保费收入分别实现3272亿元、1832.01亿元、969.10亿元、647.72亿元、594.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7%、5.62%、-2.55%、-0.18%、-0.56%。

3家寿险公司同比负增长

在整体保费收入回暖态势下,一季度,3家寿险公司出现同比负增长。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太平洋寿险在2022年以银保渠道发展为战略重点,全年银保新单超288亿元,新单占比由2021年的13.6%提升至2022年的43.4%,高基数影响下2023年增速承压,但绝对值仍然较高。伴随公司“长航行动”持续推进改善代理人质量和银保渠道持续发力,太平洋寿险的保费增速有望回正。

新华保险的代理人产能提升程度不及同业,2022年,新华保险月人均综合产能3273元,同比增长18.8%,而同业都在40%以上,新华保险的代理人质量还有提升空间。相比同业,新华保险的负债端或将持续处于弱势地位。

人保寿险2022年采取趸缴冲量政策致使基数过高,新单占比接近60%。趸缴冲量的方式见效快但可持续性差,或对人保寿险未来的增长造成一定拖累。

财通证券(行情601108,诊股)分析师夏昌盛表示,二季度新单保费及NBV(新业务价值)高增趋势有望延续,主要驱动力(行情838275,诊股):一是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仍维持高位,且2022年超额储蓄待释放,预计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主的储蓄险更能承接低风险偏好下的居民储蓄迁移需求,叠加定价利率下调的预期,热销势头有望持续;二是个险销售队伍企稳,银行具备客户优势,有望抓住增额终身寿险热销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车险回归平稳增长态势

在财产险公司方面,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收入表现良好,且保费增速均超过人身险公司。这3家公司保费收入分别为1676.41亿元、769.58亿元、575.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9%、5.40%、16.76%。

分险种来看,车险回归平稳增长态势,非车险业务增速维持较高水平,财产险业务高景气延续。以人保财险披露的细分险种数据为例,车险保费3月同比增长7%,一季度同比增长6.5%,在一季度新车销量同比下滑6.7%下仍实现平稳增长。财通证券研报表示,预计车险量价齐升逻辑仍将延续,一是扩大内需战略下汽车消费支持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二是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有望驱动车均保费向上。

当前车险“二次综改”即将拉开帷幕,自主定价系数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经济复苏,居民收入预期改善,汽车消费预计将保持增长,且伴随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车险保费收入仍将保持良好增速。上市险企均为头部财产险公司,产品定价能力、渠道费用控制能力均较强,人保财险在2022年年报中已显示出综合成本率明显下行、承保利润大幅提升,这种趋势或可继续保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