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 医药慧
近日,不少网友晒出新冠阳性的抗原,并称“二阳”了;“新冠”的词条瞬间冲上热搜第一;许多人担心,距离上一波感染高峰过去了近5个月,下一波是不是要来了?
【资料图】
中疾控发布阳性率数据
较之上一周略微上升
4月22日,中疾控发布了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14日至4月20日, 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新监测到12种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
自去年12月份大爆发以来,全国共报送 32993例本土病例 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涵盖117个进化分支 。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4.3%)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3.0%)等。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 监测到42例XBB.1.16 。此前,上周(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共监测到15例XBB.1.16(系我国首次监测到),本周已增加到42例。这意味着,4月13日-20日7天,我国 新增了 27例 XBB.1.16变异株。
另外医药慧注意到,中疾控报告的新冠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阳性结果呈现一个略微上升的趋势。
据 4月15日 中疾控数据显示:全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率为 1.3% ,抗原阳性率为 0.3% ; 4月22日 中疾控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全国报告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为 1.7% ,抗原检测阳性率为 0.5% 。
中疾控提醒: 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很多国家均出现二次感染潮
脆弱人群需重点关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4月20日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也表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
据其在《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中介绍 ,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 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 ,一般规模不大。
如果按照去年12月份那一波感染高峰来算的话,二次感染预计会在5、6月份出现。
对于二次感染,两类人是易感人群:一是在 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 ,二是在 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丹麦的一项纳入了7000人的研究对二次感染进行了分析,发现奥密克戎(Omicron)非常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其它毒株则不太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女性、年轻人、医务工作者更加容易二次感染。
张文宏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 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建议 脆弱人群在 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此外,张文宏还表示, 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
新冠病毒是否会长期流行?
群体免疫是否有效
4月21日,张文宏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波动性更大;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新冠病毒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 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新冠病毒后期变异的特征。
张文宏还说:“ 新冠病毒会找到每一个人。当群体免疫的屏障建立起来后,新冠病毒会去寻找尚未建立起免疫屏障的人。 如果新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应对前一波病毒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4月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演讲时表示,疫情规模对于死亡的数量和对判断疫情是否严重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公布的全球疫情数据来看,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经趋于结束,“ 新冠的发病和死亡对人类的威胁已经不再那么严重 ”,吴尊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