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木艺邦文创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老师傅杨光明和他的工友正在进行黄四姐系列民俗挂件的加工,他们正在赶制一批民俗挂件的订单,在一番下料、雕刻、打磨过后,一件件民俗挂件已见雏形。



俗话说,三分工艺,七分打磨。每件精美工艺品的背后,都离不开工匠们的一丝不苟。


(资料图)

“这类产品的工艺,难度最大的就是打磨环节,对每件产品,我们一般要手工打磨三至五遍,因为只有打磨环节做得越精细,才能为后面的步骤做好充分的准备。”杨光明说。

在生产车间的另一边,木艺邦文创企业创始人余秀月和技术人员正在对工艺品上蜡、抛光,最后系上手作编绳,一系列步骤过后,一件件精美的民俗挂件呈现在眼前。



刘奕麟摄



刘奕麟摄

据了解,木艺邦文创企业自2006年创立以来,通过订单形式加工文创产品,产品主要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题的系列雕花字画、工艺挂件、实木家具等工艺品为主。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创始人余秀月经常到北京、安徽、杭州等地考察,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模式。目前公司主要生产加工土家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和伴手礼,黄四姐系列民俗挂件就是“土家十五样”系列产品之一。

余秀月开发的文创产品,不仅填补了恩施本土旅游纪念品的空白,而且成为了土家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每件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二维码,手机轻轻一扫,这一物件的来源与背景就会呈现出来。

据余秀月介绍,公司每年生产10万余个(套)系列木质手工艺品,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余秀月说:“我们的销售主要分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线下主要是专卖店售卖和游客定制,线上主要是依托小红书、抖音和微信公众号销售。”

在木艺邦文创企业专卖店“寻祖堂”里,陈列着各类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企业将“黄四姐”的故事融合到产品中,研发出适应大众消费的包含黄四姐与货郎哥、丝弦锣鼓、石磨、打喜花鼓等土家文化元素的系列挂件和梳子,深受游客青睐。

余秀月介绍:“我们结合本土的民风民俗、名人名景创作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主要是用车挂、包包挂饰、木梳等这些小东西为载体来呈现土家文化,而且每件产品都有我们的专利证书,产品包装里包含了‘一物一证’。”

近年来,“木艺邦”系列工艺品先后获得“全省民族工艺品大赛优秀奖”、“特色新地标品牌”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了14项国家外观专利。

“接下来,我们企业会继续通过土家文化和现代工艺的结合,以文旅结合的方式,带动更多的人来传承非遗技艺和土家文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