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种”出美好生活
理川镇麻界滩村蔬菜产业园的一排排蔬菜大棚。陇南日报记者肖红摄
陇南日报记者马智泉王芳肖红尚敏贤
(相关资料图)
【写在前面的话】
时序立秋,盛夏的炎热逐渐退却,风里裹挟着丝丝凉意。
步入宕昌,一幢幢特色鲜明的民宿客栈点缀在山青水绿的官鹅沟之间,迎接着八方来客;一排排蔬菜大棚里的西瓜、豆角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保障着市民的“菜篮子”;一方方药田集中连片,淡淡药香沁人心脾,货架上满满的中药材成品,吸引着市民游客的目光……
宕昌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越,国家5A级景区官鹅沟坐落其中,各类中药材在这里茁壮成长。立足于此,宕昌县在大胆探索中不断前行,从小到大、从点到群,向着建设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新宕昌迈出坚实步伐: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定位,深度落实“1346”总体思路,以“九个坚持”为突破,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提级、项目建设提标、产业发展提效、民生保障提质。
梦之舰一旦启航,目标便是星辰大海。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一项项政策举措的落实,全面激发了宕昌县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细胞”,也见证着宕昌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
早上6点刚过,赵鹏侠一如往常,拿起几个白色的塑料筐,放进简易手推车,在晨光的沐浴下走进蔬菜大棚,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天的任务是采摘豆角。”赵鹏侠麻利地将一根根色泽翠绿的豆角装进框里,“现在正是豆角的采摘季,我们早上采摘好后,就被运送到超市里了。”
赵鹏侠上班的地点位于宕昌县理川镇麻界滩村的理川丰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蔬菜产业园。产业园成立于2020年,从最初的59个大棚已发展到现在的170个,主要种植高原夏菜和特色果蔬。
走进产业园区,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透过棚膜一缕缕照射进来,洒落在一片片绿叶上,一派生机盎然。
赵鹏侠是理川镇上马龙村村民,今年年初开始到产业园工作,“在这里上班月月都有工资拿,最忙碌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到5000元。”说起收入,赵鹏侠十分满意。和赵鹏侠一样在这里工作的还有附近村子的30多位村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产业园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务工收入,拓宽了增收渠道,同时平均每年为麻界滩村集体分红25000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可谓一举两得。”唐飞鸿是理川镇的一名基层干部,去年被选派到当地专门负责蔬菜基地的工作,他说,村民们日子越过越好,他的心里也更加敞亮。
近年来,理川镇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模式变革,开创了依靠土地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兴旺的可行之路。同时,不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推广蔬菜优良品种、科学栽培技术,今年又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陇南大农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釆取“镇联合社+公司联农带农”的发展模式,最大化发挥农业产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扩大种植规模。
“理川镇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适合高原夏菜的生长,同时,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这些都有利于产业园的大规模发展。”见证了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的唐飞鸿,现在俨然成了蔬菜产业的“半个专家”。
据介绍,产业园完全建成后,大棚将累计达到500座,预计年产各类蔬菜5000余吨,综合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辐射带动附近1400余户稳定增收。
大棚里,晶莹剔透的圣女果、鲜翠欲滴的黄瓜、翠绿饱满的豆角挂满枝头,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试种的“8424麒麟瓜”,瓜体匀称、表皮碧绿光滑、圆润饱满的西瓜掩映在藤叶之中,长势良好,显得十分诱人。
“这种西瓜果型饱满圆整,瓤色鲜红,肉质脆嫩,甜度较高,水分充足,一口下去如饮西瓜汁,算是西瓜中的上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已经被广东、浙江等地客商预定得差不多了。”唐飞鸿指着满地的西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棚西瓜大概产8000斤,今年种了18个棚,除去成本,今年的西瓜预计能收入20万元左右。”
称重、装箱、外运……一筐筐刚从大棚里采摘的新鲜蔬菜整齐地堆放在地头路边。下午2点,陇南大农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朝兵驾驶着货车到达产业园蔬菜打包点,三五名工人娴熟地搬运装车。
上午采摘,下午送货,保证群众每一天都能吃到新鲜蔬菜。“这车蔬菜有西红柿、豆角、黄瓜等,用不了3个小时就能到达武都和成县的商超。”陈朝兵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检查车厢四周,拉着满满一车蔬菜,先走国道抵达县城,然后上高速直奔市区。
大棚产业旺,群众生活美。“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大棚蔬菜种植不仅保障了城市蔬菜供应,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村民带来了美好新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