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已经连续7个月未曾下调。
【资料图】
3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同上期保持一致。自去年8月调降之后,LPR已连续七个月保持不变。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基本面企稳向好、宽信用加快推进,在企业融资意愿增强、房地产筑底企稳下,短期内降息和调降LPR的必要性不高。
LPR按兵不动
上周五(3月17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超预期降准之后,是否还会降息引发市场猜想。有专家表示,短期内降息的概率下降。而3月15日,央行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仍维持2.75%,也预示着本月LPR不会有所变化。
至此LPR已连续7个月没有动静。从宏观经济来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回暖,银行息差压力大,也是LPR维持不变的背景原因。
金融数据显示,2月人民币贷款继续放量,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新增规模续创同期历史新高。居民贷款和企业贷款均有所改善,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9亿元。
“金融数据显示,2月国内信贷超预期,居民贷款逐步回暖,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反映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居民和企业信心在恢复,带动信贷需求回暖,反映出目前信贷市场利率处于合理区间。”光大银行宏观金融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
年初以来,信贷投放的增加也对银行的负债端产生压力。
“开年以来信贷投放节奏较快,超储率快速下降,银行间流动性维持低位,资金利率快速上行、波动加大;银行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显著上升,对中长期同业存单等主动负债的发行需求加大,也促使同业存单利率居高不下,银行负债端持续承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为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贷款利率在近年来持续下调,部分银行面临净息差承压的境遇。
“近年来,为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银行金融部门加大逆周期支持力度,持续为实体经济让利、与实体经济共渡难关,企业贷款利率创统计记录以来最低,加之金融市场波动,部分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部分银行部门下调利率‘加点’意愿不足。”周茂华表示。
降息还有戏吗
未来降息还有希望吗?专家认为,近期降息的必要性不高。
周茂华表示,从目前各地调控情况看,绝大多数城市的房贷首付比例下限已经达到全国底线,部分城市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同时,近期数据显示,国内房地产呈现明显企稳复苏态势,调整房贷利率基准必要性不大。
“LPR下调一般需要满足实体融资需求趋弱,银行负债成本稳中有降(净息差压力),MLF政策利率下调,房地产复苏情况等条件。短期从国内经济复苏、房地产企稳复苏态势、部分银行息差压力、MLF稳定等情况来看,LPR调降门槛相对较高。”周茂华表示。
温彬也认为,当前国内基本面企稳向好、宽信用加快推进,在企业融资意愿增强、房地产筑底企稳下,短期内降息和调降LPR的必要性不高。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预计在未来一个季度内LPR将继续保持平稳。实事求是地讲,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去年12月一般贷款和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57%和3.97%,分别创自改革开放以来和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值,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相适应的。这样的贷款利率在扣除通胀后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既有利于债务可持续,又不至于扭曲金融资源的配置,可以说是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暂无引导其大幅下行或上行的必要。
“后续LPR的调降,仍有赖于MLF利率下调和银行负债端成本节约的累积效应;且央行认为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已较为合适,短期继续引导LPR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但通过差异化的‘定向降息’,刺激地产等需求,支持实体经济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仍是政策引导方向。”温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