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密集“补血”进行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0日,国宝人寿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增资扩股相关议案。本次增资扩股,参与增资的股东以货币方式向国宝人寿合计投入资金8.928亿元,增资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15亿元增至19.8亿元。

除国宝人寿外,2023年开年以来,包括太保产险、国寿财险、爱心人寿、利安人寿、太平再保险在内的多家险企相继通过增资、发债等方式成功“补血”。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保险业进入转型深水期,险企仅仅依靠外源性资本工具,难以从根本上破解资本困局,只有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之计。

险企增资发债忙

截至目前,2023年险企增资金额已超百亿。

具体来看,3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太保产险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公告称,太保产险获批增加注册资本4.78亿元。本次增资后,太保产险的注册资本金由194.7亿元变更为199.48亿元。3月3日,阳光保险集团收到银保监会的批复,批准公司增加注册资本11.5亿元。增资之后,阳光保险集团注册资本由103.51亿元变更为115.02亿元。

1月10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国寿财险增加注册资本90亿元。1月3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爱心人寿注册资本从17亿元增至20.2亿元。对于增资目的,国寿财险曾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增资有助于提高公司承保能力,提升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除了股东增资外,保险公司还积极通过发债的方式补充资本。

具体来看,3月10日,利安人寿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4.60%;3月9日,太保产险发行70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3.72%;3月3日,太平再保险发行13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3.88%。

对于险企而言,债券发行将有助于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利安人寿在公告中指出,根据测试,债券发行后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可上升13个百分点;太保产险也表示,债券发行后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可上升26.7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可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又称“永续债”)补充核心二级资本,进一步拓宽了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据悉,中国太平已于近期发行20亿美元(约137.7亿元人民币)永续次级资本证券,初始年分派率为6.40%。

“自2022年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以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出现下滑。与此同时,近年来保险行业面临业务调整,自身盈利能力也有限。而随着我国经济在疫情后逐渐复苏,保险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积极补充资本,既是为自身活下去夯实基础,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发展机会做好准备。”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2022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下称“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主要对保险业审慎监管的三支柱框架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受其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资本补充诉求愈加强烈。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纳入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4%,其中16家被评为C类,11家被评为D类,这意味着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增至27家,占比达14.9%。

东兴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后,上市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特别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期降幅较大,但仍显著高于监管要求。相较之下,部分相对激进的中小公司在实施新规后,偿付能力降幅较大。

资本供需不匹配

正常来说,险企“补血”需求越大,相应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就会越高。但从实际情况看,保险公司近些年发行资本补充债的规模却在缩减,呈现出供需不匹配的现象。

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统计,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780亿元、589亿元、211.5亿元,下降趋势明显,2022年相比上年近乎“腰斩”。

杨泽云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发债门槛较高。根据原保监会2015年发布的《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下称《事宜》),保险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能低于100%。“然而实际中,更多的是偿付能力不足的中小公司才有发债的需求”。

另一方面,资本补充债发债规模也有严格限制。《事宜》规定,保险公司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及次级定期债务之和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0%。而一些中小险企自身净资产只有数亿元,即便发债顺利获批,规模也注定有限,无法彻底解决公司资本补充的难题。

“保险业资本供需不匹配,将导致险企特别是中小险企资本压力增大。”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2》中指出,从需求端看,保险业对资本的需求持续增加,主要受保险经营盈利周期较长、多数中小险企盈利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

从供给端看,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意愿降低,外部资本供给减少,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多数中小险企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导致现有股东缺乏增资意愿,对潜在投资人的吸引力不足;二是保险监管部门从严监管公司治理,社会资本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进入保险业,有意愿、有实力、满足资质要求的投资人较少;三是整体经济环境承压,部分险企现有股东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增资能力及意愿下降。

“外源性资本工具是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最终还是需要靠内部‘造血’的方式来提升偿付能力。”中国保险资管协会特邀研究员卜振兴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险企首先要增强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其次要控制成本,降低各项开支;再次要创新业务、拓展客户,做大蛋糕。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也认为,无论是否运用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险企都有必要练好基本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把增资部分用好用实,放弃过去的粗放型资本运用模式,科学高效地统筹业务结构,利用先进的金融科技不断提升投资策略回报率,把优化配置、优化风控与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运营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补血’的同时,提升险企的‘造血’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