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果农正在荔枝林中采摘。

太阳即将西沉,半轮明月已悬在穹顶。古都西安的街巷间,不少身穿汉服的年轻人随性漫步。


【资料图】

人群中,转业军人张建成步履匆匆。他此行无关游赏,他记挂的也并非古都的景色,而是与他同来的岭南佳果。身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处的干部,他必须保障这批水果以最好的成色出现在采购商面前。

如同一袭袭鲜艳的汉服,红彤彤的荔枝足以让人想到恢弘的盛唐气象。仲夏夜的西安,来自岭南的荔枝在一众粤剧花旦的簇拥下登场。

在中国,荔枝不仅关乎数亿消费者夏日的甜蜜,更牵涉数百万种植者和贸易商的生计。作为地球上最难储运的水果之一,荔枝过去往往受限于销售半径,出现“丰产不丰收”的困境。而近三年的销售季,广东荔枝却跑出了“丰产又丰收”的行情。究其原因,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关键在于国内市场的充分开拓。过去几年,岭南的荔枝出现在大江南北。张建成的足迹,也伴着荔枝一路北上。

广东荔枝北上,并非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而是果农、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敏锐观察市场、主动采取行动的商业三重奏。

这是彻底而果决的改革: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工业化数字技术对农业领域的支援,产业链的延伸和迭代,在荔枝园里悄然发生。

“南品北上、北品南下”

2023年4月,在广东高州荔枝园里,望着满枝硕果,何辉亮却高兴不起来。

他既种荔枝也帮果农卖荔枝,是当地荔枝行业有名的“经纪人”。周边荔枝丰产的讯息陆续传来,他的判断却很悲观:荔枝本年度的收购价不会超过3元/斤。这是果农们不怎么挣钱的价格。按照往年经验,何辉亮认为,2023年荔枝市场又是一个艰难的“中大年”。

在荔枝销售的商业逻辑里,生产规模扩大并不一定是好事。荔枝销售市场出现的“大小年”现象,主要表现是产量增加的“大年”价格上不去,增产不增收。在何辉亮的记忆中,荔枝似乎逃不过两种行情——“高开低走”和“低开低走”。而2023年,广东荔枝很可能潜藏着价格走低的危机。

然而,危机并没有如期而至。在诸多种植者忧虑的目光中,荔枝在广东高州走出了“高开高走”的行情。何辉亮的判断也错了:在历时四五个月的销售季里,不少荔枝品种的采购价冲破10元/斤甚至20元/斤,最低价也未跌破3/斤。

最关键的变量被何辉亮遗漏了——省外市场的开拓。他没有料到,省外销量的急剧拉升,直接改变了荔枝市场的供求关系。在7月底的一次深夜闲谈中,何辉亮和两名同行将市场份额拉出来一比对,发现省外份额竟然都超过了九成。

“那(省外市场)是真正的、卖得出价格的空白市场。”高州的“荔枝大王”陈小敏在那次闲谈中说道。

张建成的主要工作,正是帮助像何辉亮、陈小敏这样的种植户衔接省外市场。两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