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以来,A股新股频频破发,截至3月29日,已有8只新股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
2只新股破发:
【资料图】
3月29日,主板上市新股海通发展高开4.67%,随后股价一路下行,触及临停机制,盘中临时停牌。上午10时,海通发展解除临停,股价继续下行。截至收盘,海通发展股价跌11.81%,最新股价为32.85元,最新总市值为136亿元。
资料显示,海通发展主要从事国内沿海以及国际远洋的干散货运输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境内航区运输业务、境外航区运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发展并非注册制个股,中一签可以申购1000股,成本为37250元。海通发展上市首日破发,意味着打新中一签将亏损近4400元。
不过,海通发展的中签者中也有幸运儿。根据海通发展发行结果公告,投资者合计弃购金额约为4209万元,其中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112.87万股,弃购金额为4204.42万元;网下投资者弃购数量为1435股,弃购金额为5.35万元。
创业板新股未来电器公司主营低压断路器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本次共发行3500万股A股,发行价为29.9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52.14倍。
未来电器开盘价为30.01元/股,小幅高开上冲后下挫,截至收盘,股价为28.30元/股,上市首日下跌5.64%。
主板十年新股不破发记录被打破:
海通发展的破发打破了主板市场10年新股不破发记录。
主板市场中,上次上市首日破发的公司是2012年10月11日正式上市交易的海欣食品,全天跌幅为8%。
十年之间,虽然有多只主板新股在上市首日破发,但从严格意义来说,均非真正意义上的“新股”。
2019年2只破发的主板新股中,招商南油和中国外运2只个股为重新上市。招商南油于2014年6月5日终止上市,2019年1月8日重新上市。中国外运于2003年2月13日赴港交所上市交易,后经换股吸收外运发展(子公司)剩余股权后,增发13.52亿股在上交所上市流通交易。
2015年主板新股招商蛇口破发,主要是招商蛇口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实现重组上市。
2013年主板新股美的集团破发,主要原因是美的集团以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方式实现整体上市。
按照吸收合并重新上市,又遭遇低迷市场行情而破发,这样的破发,并非A股真正意义上的破发。
新股频频破发,躺赚时代过去:
闭眼打新躺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2015年11月A股重启新股发行以来,资本市场迎来新股发行常态化,2015年至2020年期间,鲜有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彼时,被称为A股打新“闭眼躺赚”的时代。
2021年10月以来,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现象日益增多,进入2022年,这一趋势持续扩大,破发纪录不断被刷新。
截至3月29日,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A股494只新上市股票中,129只个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从上市以来区间来看,188只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022年至今上市新股中,上市后5日,平均下跌1.6%,63.77%的新股出现下跌。而涨幅居前的主要集中于资金关注度较高板块。
业内表示,单纯博弈入围、缺乏专业新股定价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将面临很大风险,打新策略将依赖对新股市场和新股标的的深入研究能力,未来新股收益率可能会因投研实力的差异,而出现两极分化。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
3月27日,沪市主板注册制第一股和深市主板注册制第一股中重科技、登康口腔启动新股申购。
首批主板注册制上市公司开始打新,意味着全面实施注册制正在逐步落地。
全面注册制后,包括主板市场在内的新股发行定价权交给了市场。新股发行是否需要申购,需要股民仔细掂量。
新股发行市盈率打破传统上限,是注册制下发行定价的最大变化,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过去核准制下,为防止新股发行价过高,主板新股发行定价存在着“不成文”的指导规则,即市盈率不能超过23倍或不能超过同行的平均市盈率等。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将定价权交给市场,23倍市盈率上限已成为历史。
未来一周内还有8只沪深新股开启申购,有分析师表示,考虑近期破发再现,建议在定价合理前提下关注。
目前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没有盈利的股票,都将是首日破发的“重灾区”。
新股供给逐渐增加,上市首日新股股价表现除了公司质地和估值影响外,还受到二级市场投资情绪影响。
有机构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当前新股周期或已经下行至区间中部,可能来说,虽然伴随新股破发出现、首日再定价较为充分的状况略有缓解,但当前定价回归或还在半途,叠加新股情绪热度有所退潮,即期新股上市初期波动还是较为剧烈。
对于上市新股上市后的投资价值,业内人士表示暂时建议新股以局部投资为主,重视性价比和投资节奏。具体到投资方向上,短期还是倾向于建议布局尚在发酵的主题板块或个股为主,但需警惕波动节奏;对于调整相对充分的部分高确定性成长新股,或可择机提前布局,以时间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