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宋宝颖


【资料图】

西宁电务段职工在调整信号机。 张宴馨/摄

5月4日,青年节,18时的柴达木盆地冷风呼啸。在平均海拔超过3100米的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电务段大柴旦信号车间饮马峡信号工区,几名身穿黄色工作服的年轻小伙正在检修信号设备。他们拿着锤子在钢轨上敲击,室内外呼喊应答声此起彼伏,一曲悦耳的“青春交响乐”在苍茫戈壁响起。

近期西宁电务段结合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天窗”对管内道岔设备进行适应性调整,对信号机、轨道电路和电缆径路进行平推整治,确保设备保持健康状态。

饮马峡信号工区地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工区清一色90后,平均年龄28岁,主要担负着97公里青藏铁路及敦煌铁路上欧龙山、饮马峡、饮马峡西、饮马峡北、泉吉河、航垭6个车站以及五彩碱业工业园区专用线信号设备的维护工作。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精心呵护着高原钢铁大动脉的畅通无阻。

西宁电务段职工在检修道岔。 张宴馨/摄

3号道岔处,几声沉闷的声音引起了副工长武占玺的注意。他立即俯下身仔细检查,原来是其中一颗螺帽发生松动,青工魏守波麻利地拧紧松动的螺帽。“如果螺帽松动,有可能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检查时必须格外仔细。”武占玺说。

不远处的D3信号机,职工孟克朝拉正在测量建筑限界。“沈工,这架信号机稍有‘侵限’(铁路术语)。”车间技术员沈大伟听闻立即赶往信号机处查看详情。

一架矮柱信号机高1米,重100多公斤,埋设深度80厘米,挪动调整起来并非易事。在沈大伟有条不紊地指挥下,工友们齐刷刷地各就各位,有的拿起撬棍,有的拿起铁锹,大家一起发力,信号机慢慢调整到正常限界内。

职工王育忠用棉纱擦拭信号机构表面的灰尘,擦拭完,他打开信号机后盖,全面检查机构密封和机座配线情况,进行灯丝转换试验。

“数据符合标准,灯丝转换试验报警正常。尔日登,你测试一下点灯单元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王育忠说。尔日登用万用表对准变压器两端的输入线与输出线,全神贯注地进行测量。随后,王育忠用对讲机联系驻站联络员沈毅,观察控制台情况。

“控制台一切正常,试验良好。”检查完毕后,王育忠关闭信号机机盖,进行加锁,随即再次核对信号机建筑限界。确认无误后,他拿出一支蘸有红油漆的毛笔,在信号机处标上了一道醒目的竖条,方便下次复查。

随后,武占玺和魏守波拿起铁铲,小心翼翼地铲走滑床板上的油泥,接着用扫把清扫杂物,最后再用毛刷将润滑油均匀涂抹在滑床板上。“清扫道岔这项工作看起来不难,但是想要做好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铲、刮、扫、刷等流程缺一不可。”武占玺说。

19时许,冷风裹挟着砂砾扑面而来,检修依然在紧张进行。20时10分,“天窗”顺利结束,他们收拾好工具,顶着风沙返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