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生命的绿色

文/冯国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记忆中许多事情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如一幅生动的画面浮现,为之动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场干旱,持续两个多月不下雨,烦躁和闷热包裹着大地,人们久旱的心情渴盼一场雨水滋润生长的万物。那天下班后,我和两个同事在乡政府的坝院中散步,突然发现角落处长着一片绿得发亮的苋菜,骤然眼前一亮。这绿色如雨水一样袭过心头,让我一阵惊喜和莫名激动。

苋菜又名马齿苋,一种绿色植物,肉嫩质软,味酸色美。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吃五谷杂粮中度过的。那个时候,一家九口人吃饭,母亲常常把玉米和晒干的红苕果子掺杂在少有的大米中做饭,她说:这样吃既可节约大米又能撑饱肚皮。到了冬天,墙角一大堆从自留地里扯来的萝卜,经过母亲的巧手,切得又细又碎,混杂在饭里,白花花地端上饭桌,还真让人高兴无比。

一日放学回家,看见母亲从长年腰边围着的布裙里抖出一地绿油油的苋菜。经她用手掐过后洗尽放在开水锅里打几个滚,捞起来晾干,盛在一个钵盆里,撒些许盐,放一些辣椒面,再从泡咸菜缸里舀几勺盐水倒在上面,端上饭桌。待母亲从厨房里忙完一阵后厨工作出来,满满一盆的苋菜早已被我们吃个精光。

第二天放学后,我一溜小跑经过几公里山路回到家,问母亲昨晚吃那菜哪里有,母亲说沿河一带、广坝周围的沙地里有很多。我便和兄弟老三提上竹篮,赤着脚,在沿河沙地边寻找苋菜。

六月夏正浓,山区的河滩踩上去,脚板烫得发烧。但我们一见到苋菜,似乎忘记了沙子的温度,就像是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一片绿洲一样。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寻找和采撷,黄昏时分,我们便提上满满的两篮苋菜回家。落日的余晖撒在芦苇岸边的河床上,夕阳的碎片被一阵山风掠过,便荡起了满河的星。

每当我们放学后,把寻找到的苋菜带回家时,母亲总是欣慰地说:“这下好了,菜是一半粮,娘不用愁你们吃不饱。”如今,我居住在大都市里,周末或闲暇时,总喜欢上农贸市场转转。看到青翠欲滴的蔬菜,看到琳琅满目的瓜果,现代农业大棚菜品种齐聚,我便会在菜市场某一个角落伫立良久。时常也会看到水灵灵绿油油的苋菜,我会边走边看,还不时蹲下身子来用手去抚摸它们。我也知道它们早失去了当年原有的味道。一些乡下菜农把野地零星的苋菜移栽到地里,施用化肥和农药后,原本绿色的植物更加苍翠欲滴。但我们买回家做出来却没有了母亲当年做的那种色鲜味美、馋眼欲望的感觉……

如今,母亲离开人世已经有很多个年头。对于在大都市生活的我,吃饭早已不成问题,但与母亲一起吃苋菜共度灾年的情景一直深埋在我内心深处,让我永远勿忘生命的绿色。

(作者供职于《西南商报》)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