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方医疗完成A轮融资,专注CBCT自主研发生产


(资料图)

11月23日消息,有方(合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合肥市政府基金平台兴泰资本领投,老股东华颖投资跟投,主要用于公司扩大产能,产品研发等。

有方医疗成立于2017年7月,致力于自主研发功能多变、经济实惠的新一代专科CBCT成像技术,研发产品主要面向不同临床应用的专科CBCT系统整机及相关临床软件,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商。 据36氪

《口腔内参》

口腔资讯

▐ 正畸托槽类耗材省际集采申报结果正式公布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1月25日发布《关于省际联盟(区、兵团)正畸材料托槽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产品申报结果的公告》,就正畸材料托槽类耗材集采产品申报结果予以公告。

根据公告,共有3M美国口腔护理正畸产品公司、韩国知恩爱有限公司GNI Co.,Ltd、广州欧欧医疗科技、杭州西湖生物材料等28家企业参与本次申报,申报产品含金属托槽、陶瓷托槽、非金属托槽、自锁金属托槽、自锁陶瓷托槽等多个类型和型号的产品,并公布了各类产品的具体价格。 据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

《口腔内参》

▐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修复手术创世界首例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近日成功完成一例高压电击伤导致半侧颌面部重度毁损的数字化修复重建病例。经科技查新,该治疗方法为国际首创。

据报道,该案例患者因被高压电击中造成患者右面部80%组织损毁,剩余组织也处于严重感染、坏死状态,且创面有挛缩和血管损伤,治疗难度极大。传统方法只能覆盖部分缺损,无法恢复患者的面容。经数次会诊,决定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双血管系统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并恢复功能。

手术当天,田磊主任、刘义闻主治医师、宗春琳主治医师等医护团队经过10余小时密切配合,精确重建了患者的颊肌、咬肌、颊黏膜和右侧面部皮肤,以及右侧颧骨颧弓、上颌骨与牙槽突。术后患者面型明显改善,口腔功能大部分恢复,体重也快速增加,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状态。后期计划通过眼眶赝复治疗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图文据空军军医大学

《口腔内参》

▐ 行业研报:口腔上游产业展望

行业机构艾媒咨询近期发布研报,就口腔上游产业进行分析和展望。

研报认为,认为目前国产种植体定位与中低端韩系品牌重叠,价格竞争激烈,竞争压力大,普惠优势难以展现,市场开发难。但同时,种植体在二三线城市市场空白较大,国产品牌有望由此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此外,种植牙集采将加速种植牙渗透率的提升,为国产品牌增加市场发展机会。

该研报还认为目前隐形正畸市场的双寡头虽然短期稳定,但随着其他国产品牌对膜片这一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下沉市场支付意愿的变高,市场现状有望在远期被打破。

研报还指出,以CBCT为重要节点的口腔上游数字化解决方案此前由进口品牌主导的情况已经被国产品牌所打破,后期国产品牌市场竞争度将日趋提高。 据艾瑞网

《口腔内参》

▐ 安徽黄山市口腔医院正式揭牌

12月1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黄山市口腔医院正式揭牌。

据报道,该院是依托黄山市人民医院,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以及省级医院的大力扶持下,创建的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前身为黄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院区分为口腔门诊和口腔颌面外科病区,主要承担口腔综合治疗以及口腔急诊,目前拥有床位数16张,拥有牙科综合治疗台20余张。 图文 综合黄山发布/黄山交通旅游广播

《口腔内参》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龋病预防与治疗矿化材料研发” 项目正式启动

12月1日,由爱睿康医疗下属全资子公司成都爱睿康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承担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龋病预防与治疗矿化材料研发”(2022YFC2405900)召开项目启动会。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张旭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

据了解,该项目共分为五个课题,将围绕突破“解析生物基/树脂基材料体外原位再矿化牙体硬组织机制,阐明体内牙体硬组织生物矿化的机制规律”等基础理论、以及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为总目标开展相关工作。 爱睿康医疗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李建树教授将主导其中的树脂基材料防治牙釉质龋研究课题。

本项目的基础研究和产品转化成果将有望提高我国在口腔医学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据爱睿康医疗官网

《口腔内参》

▐ 青岛市口腔医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青岛市口腔医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11月29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设立联合基金,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共建“口腔药物联合实验室”。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晓博、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助理周珊珊及双方院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据透露,双方将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口腔疾病致病机制、口腔疾病防治的创新海洋药物研发、生物医用材料开发等核心研究内容,共建开放创新、学科交叉、医药高度融合的联合实验室,打造医院与高校深度融合的创新型研发平台。下一步还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双方将在学术、业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全面发展。 据青岛卫生健康委

《口腔内参》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获“年度川渝一流期刊奖”

11月23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开幕式上,20个“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名单发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名列其中。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于1973年创刊,聚焦国外最新科技文献,组织作者进行翻译刊登,为国内同行提供国外前沿技术参考。曾多次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两次入选“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并荣获首届“西牛奖”之“十佳新媒体平台”、“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等奖项。 综合四川科技报/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内参》

科研动态

▐ 种植体表面二氧化钛涂层锌具有杀菌活性

巴西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钛种植体表面二氧化钛涂层中的锌具有杀菌活性,可以成为临床中选择钛种植体的一个参考依据。该论文2022年10月18日在线发表于《牙科修复学杂志》(J Prosthet Dent)。

该研究结果显示,锌对二氧化钛涂层的杀菌活性具有积极的作用(SMD [ 抗菌效果标准化平均值 ] 差异为-8.79,95%可信区间为-11.01~-6.57,P<0.001),并具有高度异质性(I2=78%)。通过阳极氧化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和通过水热合成制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两亚组进行分析将异质性降低到了43%,去除了异常值(I2=46%),锌掺入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杨帆 编译)

《口腔内参》

▐ 3~5岁儿童早期龋可预测未来患龋情况

英国、美国和瑞典的一项多中心联合研究显示,初次就诊时确定的儿童早期龋(ECC)亚型与其后续乳恒牙患龋情况的差异相关。这表明,ECC分类的开发和未来的验证可以与现在的预测工具一起来帮助识别在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期产生新龋坏的高风险儿童。该研究2022年10月14日在线发表于《社区口腔医学与口腔流行病学》(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杂志。

该研究纳入了128355例初始年龄为3~5岁的儿童,他们在初次就诊后的至少5年内有3次及以上的口腔就诊经历。其中31919例儿童在初次就诊时就患有龋病,初次就诊时ECC亚型与后续疾病经历差异相关,例如在5岁时患有严重ECC亚型的儿童中,83%的儿童在研究结束时恒牙列存在龋坏,而在5岁时无龋的儿童中,有51%的儿童在研究结束时恒牙列存在龋坏(在第三次随访时新发疾病的校正后优势比为4.9)。 (罗小凤编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