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四十年来,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抢抓历史机遇,全面开拓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如今的秀美侗乡,到处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长潭河侗族乡的杰跃鞋厂生产车间内,缝纫机声轰鸣,工人们正在加工制作各类运动鞋,在这里上班的大多是附近的易迁群众,徐海娟便是其中的一员,今年31岁的徐海娟是一名外地媳妇,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如今的家门口就业,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还是蛮大的,比如说交通、医疗、教育方面,像我们在家带孩子的,解决了就业问题,现在也在鞋厂上班、就是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徐海娟笑着说。



发生在徐海娟身上的变化是长潭河侗族乡5260名易迁群众的缩影,在如何实现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探索上,该乡以解决就业作为突破口,先后引进长腾茶业、杰跃鞋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好安居富民工作。同时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民族中学、卫生院迁建项目,2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教育、医疗、卫生、产业持续完善。





“搬过来了有学校、医院、厂房这些,孩子在这边上学了,我就可以在这里上班,放学了又可以在童伴之家,有童伴妈妈照顾,辅导学习,生活越来越好了。”长潭河侗族乡长兴社区居民魏自英介绍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长潭河侗族乡坚持以有机、富硒为方向,大力发展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初秋时节,正是茶叶采摘的最后一轮,东乡村村民易桂菊正在茶园里采摘秋茶,她家种植了8亩茶叶,每年可收入3万余元。“我们可以从正月份摘到八九月份,交通也方便,每天都有人来田间地头收茶。”





奋进40年,收获40年。40年来,全乡脱贫3333户10984人,公路通车总里程发展到820公里,发展茶园4万亩,特色水果100亩,引进和培育茶叶企业29家,同时大力探索“生态+”研学产业,着力打造“荆楚文旅名镇、特色研学新镇”。在集镇沿线流转土地及茶园百余亩,创建农耕文化体验区。对闲置的中心小学校园改造9000㎡,打造了集生态研学、素质拓展、科普教育、农耕习俗、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研学营地。





2022年以来,全乡接待研学人数超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全乡新增农家乐、民宿20余家,直接带动百余人参与研学产业,有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州委县委决策部署,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围绕茶叶产业、研学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四大产业,带领全乡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恩施州高质量发展作出长潭贡献。”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党委书记张艳丽介绍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