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热络的话题无疑就是“阳”还是“没阳”,烧不烧?几道杠了?有抗原吗?有连花清瘟吗?有布洛芬吗?退烧药有没有?治嗓子疼的有吗?在各种小视频平台上,各种微信群中,介绍经验的,分享经历的,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的,花絮的,内部消息的,医院流传的,专家箴言的;各种消息满天飞,各种传闻四处,风萧萧兮,鹤唳中透着一种诡异;有无所谓的,有痛不欲生的;调侃的,愤怒的,乐观的,悲伤的,疼痛的,迷糊的,愤懑的,焦虑的,缺药的……

诸如“生吞玻璃碴子、水泥封鼻、小刀拉肉”般的疼痛和不舒服更是普遍现象,腰疼、腿疼、浑身疼,反正症状有很多。各种微信群里都是关于阳性症状的分享,需要吃什么,或者正在吃什么药,烧到多少度了,怎么降温了。要吃什么药,应该备点什么药了,问什么药可以在哪里买到了,需要囤多少药了,用吃的换测试剂了等等不一而论。

到处都在贩卖着一种焦虑,当然已经“阳”了的,反正也“阳”了,无所谓了,吃药呗,治呗,硬抗的,吃药的,预防的,各种办法都要试一试,各路大夫,偏方,蒙古疗法都出动了,物理降温的花式百样,尿不湿都出来显摆显摆了,幸灾乐祸的,避之唯恐不及的,病急乱投医,实不欺也。


【资料图】

“走在街上,如何辨别谁是阳,谁是阴?教你一招:表情放松的是阳,表情紧张的是阴。主动招呼的是阳,躲着你走的是阴。购物不急的是阳,买完快走的是阴。不戴口罩的是阳,戴俩囗罩的是阴。气度非凡的是阳,鬼鬼祟祟的是阴。”

各种搞笑的段子,视频,漫画开始充斥在这种新媒体平台和微信朋友圈、群里,尤其是各种短视频开始频繁消费“阳”了之后的众生百态,夫妻之间,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等等,总之就是各种消费,各种嫌弃和担心,各种谨慎和无聊的搞笑。当然,也有从“摆烂”到重视的转变,在这个全民狂欢焦虑不断的新媒体时代,在消费着放开之后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有人说阳光心态,有人说低俗恶俗,有人贩卖着不安和焦躁,有人静观其变,欣赏着人世间的百态众生。

在这段时间内,这样的现象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灭绝,相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当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毕竟,病毒在减轻,防范得当,也可以规避。不一定“杨过”之后,就真的增加了绝对免疫力,“杨康”之后,也有“王重阳”的出现,复阳也是有的。一道杠勿喜,两道杠勿悲,遭遇的就是一次渡劫,或轻或重,都是一次历练;好在有多人陪伴,也不孤独。在调侃中舒缓着内心的焦躁,其实也是一种办法。

全民调侃是一种乐观的情绪,也是一种疏解压力的状态。相对而言,人们更担心的医疗物资的匮乏,尤其是当一种药物受到追捧之后,市场上基本就是缺货,无从购买,有的地方政府开启了惠民通道,结果不知道是投放的量能太少,还是其他原因,当各种平台进入之后就秒光,说明这种惠民并没有真正地惠民了。这是应该反思的地方。虽然有限购,但为何还无法满足,秒光的过程,本身也说明问题。不知道相关部门有没有数据跟踪,有没有后台数据支撑,来了解民众需求?我们也看到有的地方政府在免费发放抗疫药品和基本的物资,甚至一些个体药店都在免费发放布洛芬片,当然,前提是要关注人家商家的微信号。

消除担忧的最好途径,就是避免出现各种挤兑。一旦形成,很容易形成一种风潮,这是不可控的源头,需要慎重对待。有人无所谓,有人心焦虑,有人觉得早得早超脱,得了之后会有抗体,只是,即使是感冒,也会难受好几天,“阳”了之后的难受恐怕也是谁得谁知道。

对于家中有老人小孩子的家庭,自然不喜欢沾染上丝毫的病毒。但在这个全面放开的季节里,我们无法预知的风险可能随处可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护好自己,善待他人。如果自己不舒服了,就不要乱跑,安心治疗。

谁都不是铜墙铁壁,谁也不是铁打的身躯,看到那么多的医护人员也难逃此劫,那么多的外卖小哥也在奔波中倒下,这都是一种过程的积累。我们期待的就是,尽可能地少一些影响,多一些温度,对社会,对家庭,多一些责任,多一点关爱。

有人说,阳性最多的地方是在朋友圈。太多的人喜欢在朋友圈晒一晒所谓的感受,所谓的分享,其实,个体有差异,人人皆不同。你的经验不见得就是别人的需要,你的遭遇也不见得是别人的轮回。善待自己,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贡献。

家中有老人小孩子的家庭,深深地感知到责任重大,尤其是小孩子高烧带来的副作用,老年人的基础病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如果自己大意,或许会遗恨终身。将心比心,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多少人还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多少人还在为了工作而努力,不同的行业需求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不可中断的工作需要持续有人值守,不可逾越的安全需要有人持续坚持。这个冬天,暴风雪还没有来临,当凛冬带来的寒意已经在慢慢地渗透到我们身边,病毒的隐患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心守护,努力前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