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威风凛凛的大英雄,他们敢爱敢恨,忠君爱国,岳飞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岳飞在多年前就已经含冤而死,但依旧有许多后世之人仍然对他念念不忘。人们甚至还在茶余饭后谈论着许多关于岳飞的奇闻异事。
(资料图)
其中有一件就是关于岳飞临终之事。据说当时岳飞在临死前大声高呼自己没有罪,而狱卒却毫不犹豫地说了四个字,顿时令岳飞哑口无言。岳飞为什么会在临死前高呼自己没有罪过?狱卒又对他说了哪四个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精忠报国的岳飞
岳飞出身于宋朝,他从小熟读史书,对三国鼎立时期里的大将们更是赞叹有加。与此同时,岳飞也渴望自己终有一日也能成为一名大将,叱咤沙场,精忠报国。于是,他不假思索地跑到母亲面前,绘声绘色地诉说着自己那蠢蠢欲动的梦想。
母亲听完他的肺腑之言后,感慨万分。一方面,战场上刀剑无眼,她担忧自己的孩儿会命丧于此。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岳飞能够追寻理想,一帆风顺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深思熟虑之后,母亲决定尊重岳飞的想法,并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去学艺。
带领岳飞练习武艺的师傅技艺超群,他见岳飞是个可造之才,便对其器重有加。他甚至慷慨大方地将自己多年来闯荡江湖所领悟的各式各样的绝招全部倾囊相授。欣慰的是,岳飞并没有辜负他的殷切期许。即便是严寒酷暑,寒风凛冽之际,岳飞也从未懈怠半分。
时光匆匆,岁月流转。几年后,岳飞学有所成,在师傅与母亲的祝福下进入军队。那时候,恰逢金兵侵犯宋朝疆土,华夏大地再度狼烟四起,民不聊生。为了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岳飞踊跃参战,用其精湛的武艺让许多敌人节节败退。
随后,岳飞便得到了军队将领的赏识与提拔。他抓住机遇,每逢金兵再犯,就迫不及待地自请出战,勇猛无比。在岳飞领兵的几十年间,他的名望响彻大江南北,令金兵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最终在岳飞的帮助下,宋朝也如愿以偿地收回了许多丢失的疆土。
岳飞含冤入狱
按理说,像岳飞这样精忠报国的大臣,应当有个幸福圆满的结局。但可惜的是,他最后的下场却恰恰事与愿违。1142年,岳飞在众目睽睽之下含冤入狱。当年无论是布衣百姓,还是对岳飞衷心耿耿多年的岳家军都不顾一切地冒死进谏,但都未能令此事峰回路转。
岳飞为什么会被含冤入狱?此事还与当时宋朝君王赵构息息相关。那时,金兵对宋朝疆域虎视眈眈,多次进犯,迫不得已之下,岳飞决定扩大军队。他积极鼓励四周百姓前来报名参军,并承诺凡是作战英勇的士兵都可有机会进入赫赫有名的岳家军。
就这样,许多人皆因岳飞的威望慕名而来。他们心甘情愿地追随岳飞在战场上拼死搏斗,一起守护大宋万里山河。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宋金之战中,宋朝逐渐占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就在岳飞准备一鼓作气,再战金兵之时,皇帝赵构突然下旨命岳飞速速回京,这令众人感到猝不及防。
俗话说的好,皇命不可违。无可奈何之下,岳飞只得暂时退兵,带领少数士兵一同快马加鞭地前往京城。谁知,刚到朝堂之上,岳飞就遭人暗算,被当场扣下。岳飞百思不得其解,一再询问自己何罪之有。面对岳飞的疑惑,赵构直言不讳。他认为宋朝不应在此时继续出兵伐金,而应当养精蓄锐,壮大势力。
岳飞对此感到不以为然。纵使已经身陷囹圄,他依然毫不放弃地劝说赵构,希望他同意出兵。即便如此,赵构却依然一意孤行。最终,赵构以忤逆,叛乱等罪名将岳飞关押狱中。
狱卒四字相赠
在这段饱受牢狱之灾的日子里,岳飞觉得自己百口莫辩。他不明白自己想要出兵完全是为了顾全大局,在军心大振之际一举歼灭敌军,为何偏偏得不到皇帝的支持,甚至无缘无故地被扣上叛乱的大罪。而牢狱之外,站满了数不胜数为岳飞求情的百姓,士兵。他们希望皇帝能够看在岳飞多年劳苦功高的份上,赦免岳飞的罪。
可无论这些人如何不管不顾地求情,赵构却还是无动于衷。不仅如此,他还截然大怒地下旨要将岳飞斩首示众。圣旨很快便抵达狱中,岳飞听到后大惊失色,在临死前大声高呼自己没有任何罪过,迟迟不肯接旨。一旁的狱卒见状后,立刻对岳飞说出了四个字,令岳飞哑口无言。
这四个字就是“功高震主”。狱卒此言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直到此时此刻,岳飞才明白,所谓忤逆,叛乱都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皇帝真正要斩杀自己的原因,是为了维护皇权。赵构忌惮岳飞手中岳家军的庞大势力,所以只有将岳飞斩杀才能永诀后患。
想到这里,岳飞便不再挣扎,他感到格外寒心。岳飞万万没想到,自己效忠多年的帝王竟是这般昏庸不堪,罔顾伐金大计。直到被押入刑场的那一刻,岳飞依旧无言以对。这正应了一句古话,那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结语
岳飞一生爱国爱民,为了宋朝鞠躬尽瘁。可惜的是,如此忠臣良将最终却凄凉惨死,莫不令人感到惋惜。其实,在古代封建时期,类似于岳飞这样的结局的将领还有很多。
这些英雄即便纵横战场一生,却依旧在皇权面前无能为力,含冤莫白,这是独属于封建时代的悲哀。如今,我们应当更加铭记历史,缅怀那些为中原浴血奋战的英雄们,学习他们身上爱国的品质,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