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视觉中国/图)

1969年的一天,年轻的荷兰心脏病医生皮姆·范·劳美尔(Pim van Lommel)在抢救病房经历了一位心肌梗塞病人的起死回生。

仪器显示,患者的心电图一度拉平为直线,心脏骤停。但经过心肺复苏术、输氧和电除颤等一系列艰难的抢救措施,几分钟后,患者的心跳和意识得以恢复。

就是在这次抢救后,复苏的患者讲到自己心脏骤停期间看到了隧道和风景等内容。这在当时被当做是奇谈,因为不仅类似的事情很少有人讲,从当时的医学常识来说,人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呼吸和意识都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意识体验因而从理论上看是不可能的。

不过,到了1986年,43岁的皮姆·范·劳美尔在读到更多濒死体验的案例时,他开始重新思考十几年前自己听到的这个描述:心脏骤停期间的意识体验是否一个真实发生的普遍现象呢?

死后大脑并未完全沉寂

得益于急救水平的提升,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心肺复苏术等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经历临床死亡后又被救活。而不同于古代传说中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经抢救起死回生的人可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濒临死亡时的体验。这使得更科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因此,从1986年开始,皮姆·范·劳美尔有意识地在门诊询问经历过心脏抢救的幸存者关于心脏骤停期间的经历,结果发现有类似濒死体验的人并非个例。

2001年,他在《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研究,报告了三百多个心脏骤停幸存者的情况,其中有62个人自述有过濒死体验,占比为18%。相较而言,60岁以下的人更可能会报告有濒死体验,这些更年轻的人里有不少属于在医院以外经历心肺复苏抢救或者属于首次经历心肌梗塞,他们报告的濒死体验也更多。

而这项研究只是众多试图揭开濒死体验秘密的一次尝试,事实上,自1975年,雷蒙德·穆迪(Raymond A. Moody)写出畅销书《死后的世界》(Life after Life)并发明了“濒死体验”一词以来,原本看似幻觉的濒死经历获得了更多科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