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师不老 事业常青

我市表彰一批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9月8日,惠州市召开庆祝2023年教师节大会,表彰了惠州市优秀校长、惠州市优秀教师、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惠州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个人和组织。其中,惠州日报社获评2023年惠州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会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何容妹、惠州市优秀支教教师何全明、惠州市优秀校长张云义分别分享了各自的从教感悟。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何容妹

做农村教育教学创新的实践者

“大家都知道,乡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童年生活普遍缺少父母的陪伴。当我刚到乡村学校时,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双双闪亮的眼睛,我想,他们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也更加需要老师的陪伴,这在我心中种下了扎根乡村教书育人的种子。”来自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的老师何容妹是今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她扎根乡村已经34年。

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她坚持每天上班早、下班迟的习惯,也看到了更多容易被忽视的角落:比如,中午12点多蹲在校门外打瞌睡的学生、放学后无人来接的学生等等。面对这些情况,她总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从教34年来,何容妹坚守三尺讲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追光”和“逐梦”。为了提高教学技能,她经常观看名师课堂,琢磨教学方法,时常为了一句教学用语、一个教态、一个教学片段等对着镜子反复操练。她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同时也带动孩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她上的课,学生愿听、爱听;她教的学生,乐学、好问。

作为一名老教师,何容妹深知,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她坚持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经常深入课堂,与老师们互动交流,研究教材教法,把自己的所学所悟与同事分享,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同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把平时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做农村教育教学创新的实践者。“留守乡村教学34年,我无怨无悔!我知道,在乡村教育的路上,我并不孤单,在惠东的高潭、安墩,在龙门的蓝田、左潭,在惠州的其他许多乡村,还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在默默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惠州市优秀支教教师何全明

让更多贵州农村孩子上大学

“从教24年,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党员、一名教师分内的事。做教师的时候,努力把学生教好;做班主任的时候,尽力把班级管好;做校长的时候,全心把学校治理好。”何全明是惠州中学副校长,2022年8月,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政策的推动下,他去到贵州册亨,担任册亨县民族中学校长。

“在贵州的时候,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拼,我从来没有正面回答。我没有很高远的追求,只有最朴实的想法,就是想在岗位上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得更好一点,让上大学上好大学的学生多一些,想家长信任学校多一些,想学校发展更快一点,想我们的教育更进一步。”去支教前,也有人问何全明为什么要去。“为什么要去?组织要我去,我就应该去,这是我当时最直接的想法。”那时候妻子和孩子也支持他去做更有意义的事,生病父亲的一席话更是让他泪流满面,父亲说:去吧,你也是农村出来的,好好工作,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我的身体你放心,在家有你妈照顾。

刚去贵州时,由于地域不同,教育理念、工作方式也大不同,何全明的工作很难推进。于是他调整思路,借鉴惠州教育的优秀因子,移植惠州教育的先进做法,结合实际,从师生朴素的需求出发,采取朴素的行动,提升环境、提升师生参与度。他坚持每天2万步的巡查步数,坚持各种会议培训下发文字材料。一年来,会议培训的文字材料大约50万字。这些做法很快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也让何全明认识到教育需要创造更多的感动,用感动来引领行动。他还在党建管理、教学教研、学生发展等方面建立了多个体系,并多次组织培训,多次示范。

通过一年的奋斗,册亨县民族中学环境大为改善,教学质量大为提升,师生精神大为提振,学校形象也变得成熟,一年来近百名学生主动转入,高考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学校走在强势崛起的路上。帮扶团队获得了县、州、省的一致肯定,黔西南州教育局还专门在学校成立名校长工作室,推广其经验和做法。

惠州市优秀校长张云义

让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4年前,张云义带着组织的重托到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任校长,他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惠州产业发展作为办学的核心目标,克服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学生竞争力弱、经费保障紧张等困难,以产教融合为根本,以课程内容为关键,以岗课赛证融通为路径,推进三教改革。在2023年全省高职院校创新强校评比中,该校排在B类第2名,在全省95所高职院校排名中从第70名跃升至第39名。

张云义介绍,近年来,该校着力培养服务我市“2+1”现代产业集群、“3+7”产业园区建设的技能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大力推动产业、专业、就业一体发展,成立“亿纬新能源产业学院”,建成64个企业校区,建设智能精密加工等校中厂,与中集集团等企业开办订单班,培育“实战型”新时代工匠学生。2023年,该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名毕业生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5支参赛团队全部获奖,两个团队获省一等奖,一个团队进入国赛遴选,成绩跻身全省第一梯队;该校学生每年就业率超过96%,专业对口率超过85%,薪酬水平逐年提高,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我们还发挥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的作用,成立全市首个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张云义介绍,学院目前186人获评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驻镇帮扶团队85人,帮扶17个镇街300多个乡村,建设了大学科技园等一批省级科研平台基地,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接下来,我们将紧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端,持续优化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办好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企业需要、让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把‘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