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 1637-6 期文章
来源: 深圳商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世界500强榜单,迈瑞医疗排名第236名,是进入榜单的4家中国医疗健康企业之首。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32.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3%,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22.69%。
“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迈瑞医疗基本完成了从跟随者到挑战者的身份转变,开始主导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探索技术无人区,朝引领者的道路上稳步迈进。”迈瑞医疗表示。
多项“第一”填补“中国造”医疗器械产品空白
时间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彼时,我国的医疗器械装备制造水平比较低,基本依靠进口。当时还就职于深圳一家医疗器械企业安科的李西廷,有一次去到国内一家县级医院时发现,手术室只有一台最普通的血压机,基本的治疗和急救设备都没有。“这对我的震动特别大。”李西廷说,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做让医院买得起、老百姓用得起的医疗器械民族品牌。
1991年,李西廷决定成立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选址在深圳蛇口金融大厦的一间小办公室。从代理医疗器械起步,积累资金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1993年,迈瑞医疗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监护仪——国内第一款多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产品在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迅速打开局面。
后来,迈瑞医疗又不断推出第一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全数字彩超、第一台高端笔记本彩超、第一台高端台式彩超、亚洲第一台全电子流量计高端麻醉机……一个又一个“第一”,填补了“中国造”医疗器械产品的一项又一项空白,展示了医疗器械产业的“深圳质量”。
在自主研发模式下,迈瑞医疗目前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十大研发中心,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以及美国硅谷、新泽西、西雅图和欧洲。截至2021年底,共计申请专利7418件,其中发明专利5308件。
31年过去,迈瑞医疗已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等领域,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迈瑞医疗2021年营收达到253亿元,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34位。
未来要做中国医疗器械的一张名片
B超探头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根连接线,背后经历的可能是多达几十万次的弯曲测试。这就是迈瑞医疗对产品质量的严谨态度。“迈瑞是最早一批投身国产医疗器械研发的企业,成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企业标准比行业标准高一点’的原则,因为一旦设备出问题,人家不会说迈瑞的产品质量不好,而会直接说中国制造质量不行。”李西廷表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迈瑞的产品从研发到落地,都要经历严格的质量把控。为了满足客户体验和临床使用需求,在研发早期,工程师就进行风险识别,把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场景全部考虑在前面。除了弯折,据介绍,产品还会提前考虑到淋水、浸泡、弯折、功率过载等问题。经过上万次的验证,形成了十几项专利,从工程师的研发阶段就把握住了产品质量关。此外,为了解决设备运输中可能面临的环境差异,公司建立了多个环境模拟实验室,确保机器从炎热地带到冰天雪地都能正常使用。
如今,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业界流传着李西廷说的一句话:“打篮球要去NBA,打拳要跟泰森。”在他眼里,敢在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等西欧和北美的企业拼市场,产品批量进入前10名医院,迈瑞的产品才会让人信服。
目前,迈瑞医疗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更是覆盖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其不断推出高端高品质产品,大范围进入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高端医院,树立起可信赖、高质量的全球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迈瑞医疗也积极参加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以严标准补足发展短板,以高标准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为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截至2021年底,迈瑞医疗参与制修订并发布的国际标准2个、国家标准9个、行业标准37个、团体标准5个;参与制订中的有国家标准6个、行业标准16个、团体标准3个。
“未来,我希望将迈瑞打造成中国医疗器械的一张名片。”今年8月,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迈瑞医疗总部时,李西廷对媒体团如此表示。
政策墙
发展新型医学影像、生命监测与生命支持、高端植介入产品等细分领域,突破高端影像系统、手术机器人、新型体外诊断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充分发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作用,支持南山、龙华、坪山、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数据说
1.2021年,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为805亿元。
2.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类企业180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近百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拥有一类产品备案3937个,累计参与制定医疗器械国际标准17个、国家标准78个。
3.到2025年,全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4.新增3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全市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年均新申报上市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800个以上,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注册批件15个以上。
——《深圳市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