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如何赋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如何更好发挥“科技+金融”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推动效应?
“当前,中国太保正围绕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绿色运营开展一系列积极尝试。”11月7日,中国太保总裁傅帆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行的“共享合作 智绿未来——科技金融赋能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太保正持续加快动能转换,不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优化绿色保障模式
近年来,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背景下,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今年5月,太保产险联合上海环交所、中国银行向实体企业提供“碳配额+质押+保险”服务,落地国内首笔重点温室气体控排企业碳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为重点控排企业充分挖掘碳资产金融属性,有效盘活碳资产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傅帆介绍,在保险端,中国太保重点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服务清洁能源、降低污染消耗和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创新探索。如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方面,太保产险在城市和农村分别探索各类因地制宜的保障模式。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向社会提供巨灾风险保障超8758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投资端,我们在全国各地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产业基金等形式,参与新能源、环保、水务、防污防治等领域的绿色项目投资建设,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傅帆介绍说。
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已逐步成为新的生产力。
傅帆认为,科技在提升运营质效、降本节能、促进创新、增强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赋能保险业的绿色转型向纵深发展。
据了解,中国太保正在加紧施工“大数据”战略,加快公司数字化转型,搭建形成了全集团统一数据中台。同时,确立上海、成都两地三大数据中心的运营模式,为业务核心系统提供“亿级用户、秒级响应”的硬件支撑。
在运营方面,中国太保大力推行电子保单、电子发票、电子签名,同时建立“黑灯工厂”,批量自动处理标准化作业,已替代完成人工任务超过百万件。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是加速了数字化进程,我们逐步将原来线下的销售和服务功能迁移到线上。”傅帆表示,中国太保目前已建设形成全域覆盖的线上化作业平台矩阵,客户的产品查询、保费试算、投保承保、保单管理、理赔管理、增值服务等操作均已实现在线完成。
打造跨界合作引擎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跨界引擎也是重要一环。
傅帆指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绿色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府、学界、产业界、金融界等各方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傅帆表示,下一步,中国太保将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化平台持续拓展“绿色朋友圈”,积极与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各方建立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各方思想共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模式共建,切实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