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这些小树枝子,都可以砍掉,不然长的太大伸到路上,影响车辆通行安全。”


(相关资料图)

8月24日,在三里乡槐坦村三组,不少村民聚集在通村公路两侧,拿着锄头和镰刀,将路边的杂草一一清除干净。



据了解,这条路是三组村民出村的重要通道。在今年的七月,一场大雨将公路的部分路段冲毁,对一百多户村民的出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条公路一共有2公里,当时被暴雨冲毁之后,就只能有单轮摩托车和小三轮车勉强通过,最大的缺口垂直高度有三四米,车辆行走在上方要特别小心,稍微不注意就可能翻车,非常危险。”三里乡槐坦村三组村民崔显柏说。



崔大爷今年75岁,一大早他就来到这边,除草、砍树,忙的不亦乐乎。说起最初村里召集大家集资修路的事情,当时他还提出过反对意见。

原来,三里乡纪委在“下沉遍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该组修路的困难,于是联合公路部门对现场进行了勘测,并提供了初步的设计方案和资金需求,督促驻村单位、公路部门联合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通过共同缔造的模式,召开群众会,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但涉及到村民自筹资金,有村民就不乐意了。

“我当时就提出,我们捐钱,但这钱的用途我们怎么知道是不是全部用在修路上了?万一有人从中牟私利,那岂不是白捐了。”开群众会的时候,崔大爷就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



“当时有不少村民质疑这件事,但修路的事情必须马上进行,于是我们就联合村里一起,定了一个规章制度,凡是涉及到这项工程项目的内容,都必须公开、公示,做到让每一个村民都心里有底。”三里乡纪委书记张帅说。

槐坦村驻村第一书记姚起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所有参与捐款的群众全部进行登记造册,所有的资金用途在村委会的公示栏进行的公示,并将纸质版粘贴在组内村民家的墙上,同时拍成照片将清单发在村里的微信群公示,群众对此非常认可。”



最终,村民自筹资金一万余元,公路、交通等部门出资三万余元,将垮塌的边坎进行了维修,对路面坑洼较大的地方进行了填补。建设完成以后,村支两委继续按照“三公示”的原则进行资金用途公示,真正做到了账目公开透明,百姓心里有底。

“他们工期大约十六天,我也在现场守了十六天,全程在这里监督着的,没有发现偷工减料的事情。”崔大爷是村里的热心肠,大家都推举他为村民代表,在现场监工。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乡纪委和村里的纪检委员,还有群众代表一起对我们的公路设施建设质量、资金使用以及项目进度进行了监督。这条公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维修好了,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村民们的大力支持,这种推动监督下沉、干群互相监督、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模式,值得积极推广。”三里乡纪委书记张帅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