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大家都选择在网络上汲取相关知识内容,比如《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出炉,未来全川医卫服务体系这样建,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问题,小编也是翻阅整理了相应内容,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料图】
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到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四川决定这样干——
《规划》提到要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如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卫生健康优质资源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川北、川南、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等;推进全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员人口信息库建设,推动县域电子病历和基层医疗信息、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老年健康等信息等全部归集入健康档案等。
《规划》还提到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健全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等。如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专兼职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建立完善新发未知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实现省、市(州) 、县监测信息同步共享,构建全域监测、全程追踪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快建设四川省卫生应急与急救数据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21个市(州) 急救中心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实现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人员统一调度;积极争取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四川省疾控中心)项目;加快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和成都、泸州、南充、达州、雅安、凉山“1+6” 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加强省级突发事件防控队伍建设,支持21个市(州)组建快速反应小分队,每个县(市、区) 建立1支基层综合应急分队等等。
强化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筑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如加快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西南) 医疗中心建设发展,争创综合类、高原病等国家医学中心和传染病、呼吸、创伤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老年疾病、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在成都、川北、川南、川东、川西5个片区每个片区规划设置1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等。
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包括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基层中医药阵地建设、加快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等。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全覆盖,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 “中医阁”建设,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到2025年,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到50%;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模式,打造一批中西医结合“旗舰” 医院、“旗舰” 科室、“旗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
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包括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强化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优化心理和精神卫生体系、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优质高效血站服务体系。如到2025年力争实现省、市(州) 、县(市、区) 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市(州) 原则上至少设置1个产前诊断机构、1个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1个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分中心;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每年至少为20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上门提供免费健康服务;在成都、攀西、川南建设区域性职业健康工程防护中心,建设命名一批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中心等。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和要素支撑。包括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优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强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健全医疗卫生法治保障体系方面。如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数据库、菌(毒)种保藏基地等科技资源平台建设,鼓励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探索建立医学科技创新联合体和研发平台,形成差异化定位、支撑性互补、分类化管理的四川医学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逐步实现在线健康咨询、复诊、审方、用药指导、心理与健康状况评估、接种预约以及电子处方流转、 药品配送、跟踪随访、家庭心电监测、社区预约转诊等服务;到2025年力争建成300家互联网医院,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开展“信用就医”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场景应用。
《规划》还列出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动员社会参与、严格监测评估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记者 魏冯
来源:红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