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28日电 (魏薇)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在个人投保时,通常都会进行健康告知,新冠更名、“乙类乙管”对投保有何影响?得过新冠是否会影响投保?
(资料图片)
“阳过”能正常投保吗?
针对疾病方面的保险,主要有医疗险和重疾险两类。在投保时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告知,中新经纬随机选取了国泰产险的“健康福·重疾险(保1年)”、太平洋健康保险的“蓝医保·长期医疗险”等保险产品进行测试。在健康告知中,均没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健康告知提示。
“蓝医保·长期医疗险”的投保页面上写道,新冠康复也可正常投保,新冠阳性符合健康告知也可正常投保,新冠治疗可免等待期。
但仍需注意健康告知中的“就医行为与保险情况”。如“健康福·重疾险(保1年)”要求告知“被保险人过去2年内,在医院就诊后,被医生建议需要住院、或手术、或药物治疗30天以上、或定期复查”,以及“近2年内因下列某项检查异常被建议复查或进一步检查:包括CT、超声心动图等”。
“蓝医保·长期医疗险”要求告知“过去2年内是否曾手术或住院或遵医嘱连续药物治疗超过30天”,以及过去1年内存在不明原因的持续或反复发热(超过7天)、晕厥、抽搐等。
如上述情况部分为是,则需要对被保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才能判断能否投保。以“蓝医保·长期医疗险”为例,中新经纬实测发现,在智能核保中,可以选择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感染。
若确诊为无症状感染或者轻型病例,并且已完全康复,则可以继续投保;若并非轻症或无症状,但确诊为普通型新冠肺炎,并且已完全康复,也可以继续投保;若确诊为重症或危重型新冠肺炎,且已完全恢复超过6个月,不存在极度疲倦、呼吸困难、气短、胸痛等长期症状,则对新冠病毒感染、新冠肺炎及其并发症、后遗症不承担保险责任;若确诊为普通型新冠肺炎或重症或危重型新冠肺炎,并且未完全恢复,则无法通过智能核保。
由此可见,无症状感染或者轻型病例并不影响投保,即便已确诊普通型新冠肺炎,在康复后也可以投保。但如果确诊为重症或危重型新冠肺炎,那么在康复后也可能除外责任。
“按照保险流程来说,健康告知是有问必答,也就是说具有必须性。”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方瑞新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说。
不过,方瑞新指出,对于核保环节,不需要全面回答所有既往病史,部分公司的部分产品可能需要痊愈三个月后才能投保(主要是重症病史),但对于大部分产品目前应该是没有限制的,预计管控放松后也不会新增限制。
慧择保险经纪首席保险产品官王寅对中新经纬介绍,一般如果保险产品有传染病相关责任的都同时包含甲类和乙类传染病,新冠本来就是乙类甲管,本质上还是乙类,因此乙类乙管后对投保影响不大。健康告知方面如被问到新冠相关问题则需要如实回答,没问则不用主动告知。
保险产品是否会有调整?
国家卫健委在解读文章中表示,最初命名为“新冠肺炎”,主要考虑疫情初期病例大部分有肺炎表现。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以后,致病力减弱,仅有极少数病例有肺炎表现。考虑到肺炎仅反映了病毒感染后较为严重的患病状况,不能概括所有感染者临床特征,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加符合目前的疾病特征和危害。
近日,多家保险公司的新冠防疫保险下架,引发市场关注。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此前对中新经纬透露,本轮下架的主要是确诊即赔的保险产品。
中新经纬还了解到,如人保寿险的“i无忧重大疾病保险(互联网专属)”等多款含有新冠肺炎扩展责任的保险产品,对新冠肺炎的保障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
方瑞新表示,新冠保险下架其实主要是目前医学界对于新冠后遗症、二次发病、特殊人群感染情况等都没有明确的共识,毕竟三年的数据积累相对还是不足,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跟踪,这一块对保险产品精算和理赔设计等都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为避免恶性竞争、保障投保人权益采取了下架处理。
“未来,随着对新冠病毒的理解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保险方面可能在产品告知、带病投保、特殊人群保障等方面作出更细致的规定,但是从短期来看,对产品设计上的影响可能不大。”方瑞新指出。
方瑞新指出,回归乙类乙管后,由于新冠感染导致的住院成本和门急诊费用都可以由普通医疗险赔付,但带有“确诊即赔”明确扩展责任的重疾险预计会下降或者重新修改保险责任,主要面临的问题还是管控放开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可能过高。
“我最近遇到过因为感染新冠去看了门诊的情况,触发了医疗险理赔,报销了几百元花费。”保险经纪人刘伟璐告诉中新经纬。
刘伟璐分析称,新冠肺炎变为新冠感染、降为“乙类乙管”后,并不会影响曾经的重疾险和医疗险理赔。对于没有拓展新冠责任的重疾险,肺炎情况轻微症状,并不会触发重疾险理赔;如果因为新冠感染引起的肺部并发症,或者其他重疾并发症,严重的达到重疾条款判定标准的,才可以理赔。
“对于医疗险而言,无论新冠肺炎或者新冠感染,所触发的门诊或者住院,都在疾病可报销的范围内。只要达到医疗险报销条件,就可以理赔。”刘伟璐说。
王寅指出,从防疫常态化看,疫情相关的风险还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未来疫情险的开发设计,其承保风险将降低投机性、提升可保性;根据保险的基本原理,可承保风险一般应具有一定条件:少数被保险人出险,且被保险人因此遭受的损失较大,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风险分散的作用。(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